顺河村里顺心事

来源:东方烟草报       时间:2023-02-08 18:14:59

年味还未淡去,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顺河村的村民们就忙碌了起来,翻耕烟田晒垡,拉来农家肥堆在地头准备堆沤……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我家出租了12亩土地给集体烟叶农场,加上烟叶生产期间的务工收入,我一年的收益很可观。”停下来休息时,顺河村57岁的村民胡庆发乐呵呵地说。

顺河村距离县城40公里,地处雅砻江畔,海拔落差大,村内大部分耕地处在二半山,是典型的彝族聚居村落。

得益于烟草行业的大力扶持,村民依靠种植烟叶摆脱了贫困。

“但后来受多种因素影响,加上烟叶种植分散、规模小,一部分烟农转到交通便利的坝区规模种植烟叶。”村委会主任曾国坚介绍说。

“我们村河谷气候优越,非常适合种植山地中棵烟,而且我们有几十年的种烟经历。”2021年年初,借着德昌烟区烟叶种植布局优化的时机,曾国坚提议大力发展规模化烟叶生产。

在德昌县局(分公司)的深度参与下,顺河村根据当地生产实际,确立了“建立土地流转机制、配套烟田基础设施、规范劳务用工管理、推进烟叶科技种植”的发展思路。

2021年年初,村委会试点流转土地100亩,开垦荒地134亩,成立了顺河村集体烟叶农场,种植烟叶234亩,为35名留守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。

“烟叶农场以村两委为主导进行组织管理,按照统一的标准集中流转零散土地,连片开垦集体荒地,土地被真正固化为规模化优质连片烟田。”曾国坚介绍说,烟叶农场在土地资源管理上发挥了村组织对分散性资源的整合、融合、提升作用。

烟叶生产各环节技术难度、劳动强度不一,立足实际,村两委征集村民意见制定了烟田务工补贴标准、烟田生产管理标准等,确保烟叶生产管理技术措施落实到位。

“针对顺河村烟叶生产特点,我们安排年富力强的技术员开展技术指导,提供全面全程的生产服务。”德昌县局(分公司)田村烟站站长王成介绍说,为提高山地中棵烟培育水平,他们根据顺河村自然生态条件制定了技术方案,落实农家肥应用、配方施肥、绿色防控等重点技术措施,充分彰显了山地中棵烟的质量风格特征。

2022年,顺河村种植烟叶364亩,实现售烟收入185.6万元。顺河村显现出勃勃生机。

顺河村的巨大变化令人欣喜,对于发展烟叶农场的经验,德昌县局(分公司)副经理廖兵认为:“村委会以烟叶农场的模式开展市场化、规模化种植,并辅以有效的管理,让烟草行业、村委会、村民‘以烟为主’的产业连接机制得到了固化,烟叶农场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,让村民的土地收益和劳务收入得到了巩固。”

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。钱袋子鼓了,他们对未来的生活也更加期待。

“边前进边提升,2023年,我们还要在生产组织模式、土地流转机制、监督管理、劳务用工管理等方面加大探索完善力度,完善建立烟粮、烟菜融合复合种植模式,建立烟叶生产全程专业化服务机制等,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水平,争取让村民获得更大的收益。”对于顺河村的未来发展,曾国坚信心十足。

关键词: 劳务用工 生产管理 技术措施

上一篇:
下一篇: